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部署,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4 月 10 日下午,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召开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暨岗位能力标准调研座谈会” 。与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产教融合痛点、人才供需匹配、校企合作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聚焦 “产教融合” 核心 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难题
作为重庆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技术迭代加速、人才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座谈会上,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邹峻生指出,当前产业发展亟需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 “两张皮” 问题,强调要通过搭建政企校协同平台,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助力构建 “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 的发展生态。
政企校三方联动 共商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特邀专家重庆市中华职教社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谭绍华等人围绕 “企业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技术发展与创新”“校企合作现状与期望” 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提出,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线对接,培养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会上,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在产教融合项目中的成功案例,呼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促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锚定未来 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当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下一步,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政校企资源,推动建立 “需求导向、协同育人、共享共赢” 的长效机制,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 “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 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